面临新一轮转型升级,垃圾处理业如何转向“好不好”
垃圾处理行业正面临着新一轮转型升级,不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要提升,区域间的垃圾处理业也要开展协同,同时,县级地区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需完善,技术需进一步提档。
【资料图】
在今天(16日)上午召开的“2023绿色低碳发展暨全国垃圾处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垃圾处理行业正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以补齐设施短板,不断优化垃圾处理结构。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垃圾处理行业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处理依然存在瓶颈,特别是厨余垃圾处理尚没有找到技术工艺可靠、资源化利用程度比较高、经济成本较低同时具有推广价值的解决方案。中西部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短板,特别是县域地区的垃圾处理难题亟待解决。
第一财经记者在研讨会上了解到,我国垃圾处理行业已经过高速发展期,一方面大型的城市垃圾处理的设施建设需求不足,空间不多,特别是自开展垃圾分类以来,部分既有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面临着进场垃圾供给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节能降碳控污减排对设施的运营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垃圾处理行业开展全程监管、智慧监管、全时监管尤为迫切。
研讨会上,有企业界人士透露,目前,垃圾处理企业普遍遇到了应收账款增加的问题。“据统计,2022年,187家环保上市公司中,应收账款同比上升的有128家,占比高达68.45%。上升幅度高于50%的就有28家,占比达到14.97%。垃圾处理企业占了较大比例。“这位人士介绍,垃圾处理企业还面临着国补退坡影响,垃圾量缺口也在增大。某企业在全国的25家垃圾焚烧项目中,垃圾缺口达到6000吨/日。此外,垃圾处理企业经营成本也逐年递增。某集团下属企业中,今年一季度,近一半企业经营成本同比上升。
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持续深入推进。目前,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53万吨,焚烧处理能力占比77.6%,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
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持续深入推进。摄影/章轲
据济南市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济南市生活垃圾末端资源化利用已收到明显成效。以济南市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该垃圾填埋场自2012年运行以来,填埋生活垃圾445万吨,垃圾焚烧飞灰、炉渣、餐厨料渣44万吨,累计收集填埋气3100万立方,发电5700万度。
截至目前,福建、河北、山东等20个省、自治区,上海、广州等173个城市已出台了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去年底发布的《关于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发挥自然修复作用,统筹推动污染治理、生态保护、资源节约,推动就近就地循环回用,实现“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全周期的减污降碳节约协同增效。
在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方面,《方案》提出,建立健全分类收集设施。根据建制镇特点和居民生活习惯,推进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法,推动源头分类减量。科学配置分类收集设施设备,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密闭收集。有效衔接分类投放端和分类处理端,推进与分类模式及处理需求相适应的分类转运体系建设,避免“先分后混”“混装混运”。
《方案》要求,建立合理的生活垃圾清运机制,将可回收物适时收运,力争厨余垃圾日产日清,有害垃圾单独收集贮存和处置,其他垃圾及时收运,确保转运设施体系有序运转。统筹完善城市、县城、建制镇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逐步推进建制镇处理能力全覆盖。有条件的地区,同步推进既有设施处理能力向农村地区延伸。人口稀疏、受运输距离或垃圾产生规模等因素制约的建制镇,可建设小型化、分散化、无害化处理设施,并防止二次污染。探索建制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去年11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明确,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建设。综合考虑地域特点、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针对其他垃圾类别,按照“宜烧则烧,宜埋则埋”原则,选择技术适用、经济可行、环保达标的处理方式,有序推进设施建设。
到2025年,全国县级地区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具备条件的县级地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全覆盖。
6月16日,第十六届城乡环卫新设备新技术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博览会现场。摄影/章轲
在政策推动下,行业内多家设备、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启推销模式。第一财经记者在同期举办的“第十六届城乡环卫新设备新技术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博览会”上看到,南方路机、瑞泰环保、苏州嘉诺、万宸环境、群峰重工等纷纷亮相。
“我们链接‘环保+装备+建材’三大领域,形成了以建筑垃圾资源化为核心业务,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垃圾压缩转运为战略性业务的发展格局。”瑞泰环保有关人士称。被列入工信部第三批重点支持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苏州嘉诺出拿出了固废人工智能分选、循环处理装备解决方案。
研讨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城市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徐海云表示,我国回收利用后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由填埋为主转变为焚烧发电为主,减污降碳成效卓著。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北京市集中生物燃气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建国也表示,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制定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引导居民自觉做到分类收集、分类投放。建立健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上述企业也建议有关部门适时出台老旧生活垃圾填埋场筛分及生态修复相应政策,将陈腐垃圾掺烧量纳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入厂量统计范畴,科学研判地级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匹配的合理性,统筹制定跨市、区、县调运生活垃圾的制度及流程。垃圾处理企业也应持续强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